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劉逢祿

劉逢祿(1776~1829),字申受,一字申甫,號思誤居士。江蘇武進(今江蘇省常州市)人。生於乾隆四十一年,卒於道光九年,得年五十四歲。
  劉逢祿的十六世先祖劉真,是明朝的開國功臣,受命駐紮在常州郡城西營,此後便世代居於此處,稱為「西營劉氏」。劉氏代代以耕讀傳家,出了不少舉人、進士,子孫中為官者不在少數。在地方上,是相當受到敬重的書香世家。到了劉逢祿這一代,家境依舊寬裕,他的祖父,是文淵閣大學士、軍機大臣劉綸,外祖父是禮部侍郎、常州公羊學派創始人莊存與。
  在這樣的家學背景薰陶之下,劉逢祿自小便受到極佳的啟蒙與教導。他的母親每當夜晚,正規課程已結束,或者是歲末年終,家庭教師休長假時,都會親自教授他《楚辭》、《文選》以及唐宋人詩文,並且諄諄告誡他「家學不可廢也。」
  劉逢祿自幼習讀詩書,讀《左傳》時,產生懷疑,認為書中所言是非,似非大義。十三歲那年,讀到《漢書‧董江都傳》,非常仰慕董仲舒的學問,開始接觸《春秋繁露》,「微言大義」的觀念,深植在他腦海裡,又發憤研讀《公羊傳何氏解詁》,凡此種種,讓他的外祖父莊存與非常高興,對他充滿了期待。之後,劉逢祿跟隨著從舅莊述祖,學習《夏時》等例及六書古籀之學,莊述祖對公羊學頗有心得,他認為「《穀粱》不如《公羊》,而《左傳》並非是為注解《春秋》而做」,這樣的想法,啟蒙了劉逢祿的《公羊》學。
  有了外家那邊的影響,加上劉逢祿天生就似乎與董仲舒、何休的治學頻率相同。他自己說過「余自童子時,癖嗜二君(董仲舒、何休)之書,若出天性」、「祿束發受經,善董生、何氏之書若合符節。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劉逢祿治經,強調「務通大義,不專章句」。以《公羊》統攝群經。亦兼及《尚書》今古文之爭、天文、小學等範疇。但由於《春秋》學在當時是《左傳》一枝獨秀,這使得劉逢祿的科場之路,不是那麼順遂。十八歲時,劉逢祿補博士弟子員,卻在七年後才有資格進入國子監。鄉試應試時,劉逢祿以公羊義應答,使閱卷者大為震驚。好不容易在嘉慶十二年(1807)中舉,卻接連兩次考進士落第,直至嘉慶十九年(1814),已三十九歲的劉逢祿才考中進士,點為翰林院庶起士,正式展開他的仕宦之途。他先擔任禮部主事,再補為儀制司主事。此後在禮部十餘年,一直到過世。
  嘉慶皇帝駕崩時(1820),劉逢祿根據經義,制定全程的喪儀禮式,由駕崩到奉安歸葬,典章具備,深得好評。道光四年(1824),越南使臣針對敕書中,被稱「外夷」表示不滿。劉逢祿又引經據典,力陳「夷」非蔑稱,平息了此一外交事件。他還多次引春秋公羊義,來解決民間法律糾紛。劉逢祿在禮部任職約十二年。凡遇到相持不決、疑義難解的情況,他總能引用經義斷疑決事,為此深受眾人欽服。時人以為有董仲舒之風。然而,實際上,劉逢祿不僅只是對董仲舒、何休做出承繼而已。
  細觀他的《公羊》學,其實是把儒家經典全面公羊化。他提出理論:「〝三科九旨〞才是孔子口授的〝微言大義〞」。強調凡治經,都必須有三科九旨,唯有如此,才算有「師法」,才合於聖人的大義。劉逢祿以「三科九旨」的觀念,將春秋學的正統,由《左傳》變為《公羊》,並且嘗試著從《公羊》的改制說(春秋說)切入。劉逢祿以封建制為春秋制,並認為「禮」與「刑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保証。與董仲舒、何休對比,劉逢祿將「刑」提升到與「禮」同等的地位,重視誅貶絕。此觀念源自於天子討伐諸侯的「九伐之法」。
  由於他在《公羊》學的成就,也推動了《公羊》學在清代中葉之後的盛況。又因為清代中葉之後,國家逐漸陷於內憂外患的動亂中,劉逢祿的兩位學生:魏源與龔自珍,更是標舉著「變古改制」的大旗,以儒家經典《公羊》傳的理論,結合西方科學新知,意欲振衰起敝、救國救民。在這樣的歷史因緣之下,劉逢祿被推崇為「對公羊學變革改制理論的挖掘,奠定了清代公羊學的基礎與發展方向,也讓今文經學成為晚清學術主流。劉氏弟子對晚清世局與思潮的劇烈變遷,有著主導性的影響。且籠罩層面以由學術轉為政治,甚至是社會文化思潮。」
  這樣的說法,固然未必合於學術發展的全貌。但劉逢祿的公羊學,確實使得沉寂千百年的《公羊》學,有了自漢代以後,未曾有過的昌盛,由晚清到民初,蔚為顯學。
  除了他的名著,《公羊春秋何氏釋例》、《公羊春秋何氏解詁箋》之外,劉逢祿還著有《禮部集》(長子劉承寬、學生魏源編纂)、《儀禮決獄》、《申何難鄭》、《儀禮決獄》、《論語述何》、《夏時經傳箋》、《中庸崇禮論》、《漢紀述例》、《緯略》、《春秋賞罰格》、《左氏春秋考證》、《易虞氏變動表》、《六爻發揮旁通表》、《卦象陰陽大義》、《虞氏易言補》、《尚書今古文集解》、《書序述聞》、《詩聲衍》、《四書是訓》、《發墨守評》、《箴膏肓評》、《榖梁廢疾申何》、《庚申大禮記注長編》、《春闈雜錄》、《東陵勘地圖說》、《石渠禮論》、《說文衍聲記》、《五經考異》(未完成),著作等身、數量驚人。


撰稿人:李慈恩
網站滿意度調整